成立並推動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計畫(104-115年)

最後更新日期:114-09-15

符合交通部二大施政主軸:安全、品質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58
113年8月26日辦理APEC「偏鄉公共運輸跨域資源整合之推動與挑戰」國際論壇
57
59
113年9月24日本所與六大區域中心共同辦理「區域中心聯合成果發表會」

            為鼓勵大學院校運用豐沛之基礎研發設施及研究資源,與已累積之基礎研發能量,協助相關政策之推動,交通部於104年起配合匡列經費,責成本所辦理「交通部補助學界成立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計畫,成立六大「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區域中心」),藉由區域中心強化地方政府能力建構,促進學界與產業、政府部門的合作發展,落實在地公共運輸之永續發展。
       在提升偏鄉人本公共運輸服務部分,104.10-109.10區域中心共計輔導35鄉鎮推動幸福巴士(DRTS),並獲交通部公路局核定75案相關提案,由提升偏鄉地區公路公共運輸空間服務涵蓋率顯示,已從104年68.8%提升至109年88.33%,對於偏鄉基本民行的改善與落實,有相當助益。
       為提升區域中心計畫之成效,本所於110年起辦理區域中心服務升級2.0計畫(110-113年),朝向推動區域治理與在地深耕,擴大成果推廣應用及對區域發展的長期擘劃引導精進與升級,連結國家重大政策,以「區域性(跨縣市)」、「連結政策」及「跨域整合」為執行重點。為達到「能力構建」、「區域治理」、「在地深耕」、「跨域整合」、「成果行銷」及「政策支援」等六項功能定位,並鼓勵區域中心人力資源投入及配合國家重大政策需要。區域中心服務升級2.0計畫(110-113年)各類型計畫重要成果摘述如後:

(一)基礎型計畫:

A.    賡續辦理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訓課程、協助地方政府進行公共運輸案例研析、提供地方政府諮詢服務、協助交通部(本所及公路局)研提公共運輸發展策略或配合交通部政策宣導、研析區域公共運輸年度發展趨勢與政策方針等重要工作。
B.    輔導地方政府研提前瞻性公運提案部分,共計輔導縣市政府研提24案提案(其中輔導非六都縣市研提16案),截至113年12月底已有11案(其中8案為輔導非6都)獲公路局核定補助或以地方政府預算執行。
C.    協助地方政府進行公共運輸案例研析與實作部分,共計協助地方政府研議36案,其中在「交通平權改善與輔導推動幸福巴士」有顯著的成果,共輔導66個鄉鎮市區推動。
D.    完成辦理區域交通首長論壇共計12場次,由區域中心發表區域公共運輸發展趨勢研析成果,以及輔導地方政府過程彙整之發展公共運輸議題,讓地方首長聚焦公共運輸課題,合計共538人次參與。
E.    完成辦理六大區域中心聯合成果發表會2場次,透過各項主要成果的報告以及面臨課題檢討與策進之研討,促進區域公路公共運輸發展以及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共計約280人次參與。
F.    在交通部施政支援方面,期間共計完成17案,如公車進校園成效盤點與精進、辦理「TPASS 2.0後續推動工作坊」等。

(二)競爭型計畫:鼓勵區域中心連結國家重大政策,並就區域特色提出亮點整合型計畫,以示範計畫性質進行推廣如「輔導高雄市精進MeN Go服務」、「輔導臺中梨山偏遠地區當地社會團體或個人成立市區汽車客運業,以及擴大納入觀光服務與研議客貨共載可行性」、「輔導花東推廣部落觀光與改善公共運輸服務」等計畫。且部分計畫亦與地方創生計畫合作發展出深度旅遊特性,值得繼續合作推廣,促進偏鄉公共運輸的永續發展及地方創生成功機會。各區域中心競爭型計畫摘要如下:

A.    北區區域中心「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在宜蘭縣頭城鎮五漁村區域,配合地方創生活動之觀光旅運需求,以及示範場域內民生及商品載貨需求,規劃推動示範增加經濟活動之計畫。
B.    中區區域中心「梨山幸福巴士永續營運服務構想之探討-觀光及跨部會資源之規劃與導入」,協助臺中市政府針對梨山幸福巴士基本民行進行滾動式檢討,透過觀光服務、跨部會資源整合及客貨共載之規劃與導入,探討梨山地區基本民行永續營運服務之構想。
C.    雲嘉南區域中心「使用者中心跨域整合運輸服務示範計畫」,以服務學生搭通勤為出發,經盤點搭配公車進校園路線,從嘉義縣選取兩間學校,分別為中正大學與南華大學,並整合公車、火車、幸福小黃、校車與高鐵等運具,跨域鄉鎮縣市(大林鎮、民雄鎮、嘉義市)與高鐵等的通學服務運輸服務。透過示範計畫歸納出公車進校園之模板範本,提供相關單位與大專院校參考
D.    高屏澎區域中心「MeN Go加值地方創生及多元票種規劃」,在高雄市「六龜區」結合觀光及地方創生活動,以幸福巴士或租車方式規劃推動示範「回龜初心北環圈」遊程。並協助高雄市六龜區向國發會申請包含結合幸福巴士之遊程方案的地方創生計畫。
E.    東部區域中心「地方創生觀光旅運規劃-幸福巴士的分流與整合」,建構幸福巴士在民生需求與觀光旅遊的分流機制,據以研擬符合在地產業發展之運輸及永續經營模式,盤點南迴四鄉之地方創生、景點及交通方式等資源,整合幸福巴士之剩餘量能,串接當地遊程規劃及調整相關運輸服務,利用暑假期間之幸福巴士閒置運能,配合金峰鄉在地業者,規劃幸福巴士串起景點的方式進行遊程安排與設計,幫助部落產業和觀光發展獲得延續。

(三)指定型計畫:為促進與國際之交流合作,強化與國際組織(如亞太經濟合作APEC)關注之政策議題連結,以瞭解國際間於交通領域發展動態,同時藉由國際交流合作,分享我國推動經驗,並尋求技術輸出之機會。指定中區區域中心試辦執行「國際交流合作」,已於113年8月26日辦理APEC「偏鄉公共運輸跨域資源整合之推動與挑戰」國際論壇,以虛實整合方式邀集來自APEC區域內日本、澳洲、韓國、越南、美國及我國等經濟體,聚集共13名(含線上)外籍及93名我國之產官學研代表與會,共同就偏鄉公共運輸導入新興科技與跨域資源整合以及促進偏鄉公共運輸實現可及性與包容性進行經驗分享與提供建議,以提升偏鄉公共運輸服務品質。

(四)道安改善計畫:
           A.    縣市道安問題研析方面:深入研析縣市道安課題,了解各縣市在地特性,運用道路交通事故資料分析事故型態、用路人特徵、違規情形、肇因等各種特徵,找出影響道路安全的關鍵因素;針對重大路口改善計畫,協助地方政府進行問題研析,整合地方政府             道安能量,投入專業人力協助研議改善方案,提出整合不同面向且可符合地方差異化需求的改善方案。
           B.    道安提升行動小組:配合中央道安會報及交通部指示,針對道安績效預警縣市強化關注,成立道安提升行動小組專案輔導事故資料分析、問題研析及改善方案研提。共計完成14縣市道安提升行動小組強化輔導專案,協助至交通部及行政院相關會議報告。
           C.    辦理道安教育訓練課程部分,以提升道安改善專業能量,針對所轄縣市之在地特性,結合學界專業技術與各縣市實務道安課題,辦理具地方特性及符合第一線從業人員需求的道安教育訓練課程。共計辦理12場次課程,約500人次參訓,滿意度達92%。
           D.    支援政策並精進道安改善技術方面,舉例摘要說明如下:
               i.    中區區域中心「研提校園周邊人行空間改善參考指引」案:完成研提校園周邊人行空間改善參考指引,並於112年12月27日函頒各縣市政府做為推動校園周邊人行空間環境改善之參考應用,以協助創造學童安全步行環境。
               ii.   高屏澎區域中心「開發易肇事路口安全改善檢查表」案:協助第一線道安從業人員快速檢視路口現況、探討可能肇事因素,據以研提改善方案,辦理「試辦易肇事路口安全改善檢查表研習會」,與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政府合作,實際將所開發技術落                       地應用,並積極與縣市政府合作推廣,以提升易肇事地點問題解析與改善方案研提能量,已於113年底函頒各縣市參考應用。

為延續區域中心服務升級2.0計畫之成效,交通部賡續責成本所自114年3月起推動區域中心服務升級3.0計畫(114-115),以持續支援交通部及相關部屬機關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推動公共運輸與道安改善工作,並持續朝六個面向推進:
            (1)    在深化跨域合作方面,共同帶動地方公共運輸及觀光發,如與國發會合作,以觀光路線串聯地方創生,訂定觀光與一般路線差別訂價策略;如與觀光署合作,優化觀光圈公共運輸轉乘服務。
            (2)    在邁向永續淨零方面,整合輕軌車站周邊公共運輸,提供無縫運輸服務;發展幹支線公車路網,提升公共運輸營運效率;配合低碳交通區之推動,協助地方規劃綠色公共運輸服務。
            (3)    在共創包容平權方面,精進偏鄉公共運輸服務,如研議幸福巴士聯合派遣服務,資源共享,解決駕駛及車輛不足問題;研議與推動偏鄉客貨共載服務;規劃公共運輸導向發展之層級轉運站並完善周邊人行空間,提供人本運輸環境。
            (4)    在建構專業能力方面,透過工作坊利用公共運輸案例實作方式,獲取工作業務所需知識或技能;開設道安相關面向課程及工作坊,以提升道路安全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
            (5)    在辦理國際交流方面,結合APEC或其他國際組織,共同合作辦理國際交流活動,展現我國公共運輸推動成果。
            (6)    在提升交通安全方面,協助地方提報「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執行計畫」;協助地方評估交通安全改善工程執行成效;賡續支援交通部「道安改善提升小組」功能。

區域中心服務升級3.0計畫之114年重要成果或工作摘述如後:
            (1)    114年3月21日交通部函請本所會同車安中心研擬個人行動器具管理規範指引,經本所洽北區區域中心同意協助研擬本指引,並作為「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服務升級3.0計畫-北區區域」計畫之區域性議題。
            (2)    在「幹支線公共運輸路網規劃」案例,為健全公車路網,提升公共運輸使用量,114年6月25日本所、高屏澎區域中心、屏東縣政府及高雄區監理所共同簽署「屏東縣幹支線公共運輸路網規劃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推動縣內公共運輸路網整合優化。
            (3)    在「偏(原)鄉公共運輸結合觀光服務升級」案例,為強化臺灣公共運輸系統與觀光資源整合,114年6月26日本所與觀光署共同簽署「公共運輸旅運服務升級合作備忘錄」,以促進公共運輸旅運服務之升級發展。

預計114年11月底前由本所及六大區域中心分別辦理「跨域整合首長論壇」,邀集區域內地方首長(如交通、觀光、教育局處等)、業界相關代表及學者專家,共同集思廣益及經驗分享,針對公共運輸跨域合作相關課題,提出建議解決方向,達到中央與地方雙向溝通交流之目的及促成跨域合作機會。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