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書名 |
UAV結合VR技術之先期研究暨水下橋檢工具初探 |
出版單位 |
運輸計畫及陸運組 |
出版年份 |
107 |
出版月份 |
7 |
價格 |
0 |
摘要 |
我國橋梁約3萬座,並分由臺鐵局、高公局、公路總局及各縣市政府負責管養。依據目前之相關養護規範,橋梁檢測以目視為主,儀器為輔,故一般進行檢測作業時,多以徒步及攀爬方式儘可能接近橋梁結構物後,再以目視判定橋梁構件之狀況。但遇高橋墩或跨河橋梁時,相關橋檢作業仍有精進空間。
本所於103年啟動「橋梁檢測工具效能提升計畫」研究計畫(以下簡稱前期計畫),初步成功整合低價位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簡稱UAV)及相關軟硬設備,即藉由無人機掛載之鏡頭,自動擷取橋梁構件之影像以供檢測之用。前期計畫更透過影像組合方式,成功產出3D橋梁影像。惟為求3D影像品質更加細緻化且應用更加廣泛,本計畫希望藉由搭載多鏡頭方式,除由UAV所拍攝之一般橋梁影像建立3D模型外,並利用UAV搭載環景攝影機拍攝橋梁之3D環景影像,建立該橋梁3D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 VR)之環境,以做為橋梁檢測人員訓練之模擬操作。
此外,針對水面下橋基表面情形或沖刷深度等現象,傳統上仍透過檢測人員穿著潛水裝備進行檢視。本計畫以可伸縮之長桿(長達12公尺),於長桿末端結合攝影與補光設備,探討長桿入水深度、距橋墩距離、水之濁度以及補光強度等相關影響影像拍攝品質之因子,最後並建立以此長桿檢測工具檢測水下結構物之作業程序。綜上,本計畫已透過UAV附掛多鏡頭拍攝橋梁影像,藉以建立3D橋梁模型並結合3D環景影像,成功建立該座橋梁3D虛擬實境之初步模型。此外,本計畫所建立之長桿水下檢測工具,其所拍攝之影像已接近以潛水人員進行水中檢測之成果。因此,本計畫秉持以「智慧檢測+身歷其境」之理念,已為提升橋梁檢測作業品質及效率建立相當之研究成果。
|
張貼日 |
2018/08/01 |
檔案下載 |
UAV結合VR技術之先期研究暨水下橋檢工具初探.pdf |
檔案下載 |
|
Hashtags |
|
查看次數: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