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伯政務次長表示,感謝並肯定本次參與運研所主辦試辦活動的20家事業,透過「制度導入、環境改善、誘因機制」,促進員工朝向低碳通勤方式,亦扣合交通部推廣公共運輸、完備步行及自行車環境,以及運具電動化等淨零策略,公私協力推動綠色通勤的生活形態。運研所黃新薰所長指出,「行為移轉」是國際能源總署列為運輸減碳的關鍵策略之一,這項制度的設計參考國外案例,著重於「綠色交通」、「誘因機制」及「教育宣導」等面向的推廣,從員工通勤做起,促進事業間的標竿學習;員工亦可從通勤行為體驗中,型塑綠運輸的行為,逐步擴散至日常其他生活之運輸。
「事業減碳通勤優良單位標章制度」係運研所去年研議,並於今年展開試辦,制度核心在於鼓勵事業單位藉由多元措施的設計,引導員工採取步行、騎乘自行車、搭乘公共運輸及使用低碳運具(如電動汽機車)等方式通勤。參與試辦的事業單位涵蓋公私部門,參與人數將近1.2萬人,透過提供通勤補助、員工通勤接駁車、設置自行車停車設施、電動車停車位與充電設施,以及內部獎勵與表揚措施,藉以鼓勵員工改變原有使用汽機車通勤的習慣。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表示,經調查分析顯示,回復的有效樣本中約有16%的員工於活動期間從私人小客車或機車改採用綠運輸通勤。
運研所表示將持續擴大試辦活動,邀請更多公部門及民間企業共同參與,並以交通部內部資源優先整合、跨部會外部資源逐步協作之策略,優先研議與公共運輸優惠措施結合,給予參與標章制度的事業單位及其員工有更具體的回饋,讓「綠色通勤」成為全民共同實踐的新日常。
圖1 「事業減碳通勤優良單位標章制度」運作機制示意圖

圖2 交通部陳彥伯次長致詞

圖3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黃新薰所長致詞

圖4 成果發表會參與者全體大合照

圖5 成果展示區

圖2 交通部陳彥伯次長致詞

圖3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黃新薰所長致詞

圖4 成果發表會參與者全體大合照

圖5 成果展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