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 | 高速公路匝道匯流區車流特性之研究 |
作者 | 黃家耀、林貴璽、廖晉毅、溫雲晨、李祐德、陳威瑜、林亶理、張舜淵、歐陽恬恬、洪瑋鍾 |
卷 | 51 |
期 | 1 |
頁次 | 57 |
出版年份 | 111 |
出版月份 | 3 |
摘要 | 高速公路進口匝道車流併入主線處,車流因需進行較密集車道變換,因而常導致車道速率變異大、亂流遞移,以及容量下降等現象。過去研究大多採用偵測器資料或路側攝影機進行現場調查,因受限於資料蒐集的困難度高,且傳統資料型態尚無法充分了解匝道匯流區內細緻的車流運作特性,因此本研究嘗試採用無人機進行空中拍攝,以俯視角度觀察整個匯流區內的車流互動現象,並進一步採用電腦視覺技術進行影像辨識,產生車流軌跡及車流特性資料。本研究以臺灣中山高速公路主線3 車道的進口匝道匯流區為對象,經由六個調查地點之資料蒐集與分析結果發現,發現車流崩潰前最大5 分鐘流率之對等小時流量介於5,700 ~ 5,950 小車/小時之間;而發生車流崩潰前最大15 分鐘流率之對等小時流量介於5,500 ~ 5,810 小車/小時之間,兩者均較2011 年臺灣容量手冊定義之建議容量值為低。此外,在順暢車流下,主線外側車道之使用率最低,在壅塞車流時,各車道之使用率會較接近;當進口匝道流率較大時,主線車流使用內側車道的比例會提高,故車道分布比例也可能會受匝道流率之影響。為進一步洞悉進口匝道匯流區段車流運作績效最差的位置,本研究以50 公尺為單位,將匯流區段切劃成若干網格進行時間與空間兩維度的車流特性分析,發現各調查地點的運作績效最差位置並不存在一致性,但大致上會發生在加速車道末端至其上游100 公尺範圍之主線最外側車道,此為匯流區內速率最低、車道變換頻次較高之位置。本研究各項結果可供高速公路匝道匯流區容量分析之參考。 |
檔案下載 | 高速公路匝道匯流區車流特性之研究.pdf |
查看次數: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