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長幹道之號誌連鎖模式:整合路口分群與續進
學位 碩士
年別 109
學校系所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作者 鄭丞皓
指導教授 邱裕鈞
論文摘要 幹道續進之號誌控制方法長久以來被視為可有效改善幹道車流運作效率的方法之一,其可依據不同控制目標,分為最大綠燈帶寬法及最小負效用法(延滯)兩大類。與最小負效用法相比,最大綠燈帶寬法旨在提供幹道雙向車流最大的綠燈帶寬,提高續進及減少停等,與用路人之期望一致,故常被交通主管機關所採用。然而,隨著幹道長度增加伴隨著路口數量的增加,最大綠燈帶寬法常面臨無法同時替幹道雙向設計有效之號誌時制計畫,或設計出之綠燈帶寬過窄導致利用效率不足的問題。由於連鎖路口數及綠燈帶寬間存有權衡關係,當連鎖路口數愈多,綠燈帶寬易遭壓縮;但太少連鎖路口,則幹道整體連鎖續進效果便不佳。因此,如何將長幹道號誌化路口進行最佳化之路口分群,以利綠燈帶寬之求解,實為一重要課題。
基此,本研究以MaxBand模式為基礎,提出一個混合整數規劃模式,以同時進行長幹道路口群組劃分及最大綠燈帶寬設計之最佳化。此外,考量車流在兩路口間之運行會發生明顯之車流擴散行為,進而衝擊號誌連鎖之成效,若未能納入模式,可能造成求解之最大綠燈帶過於樂觀之不合理結果。因此,本模式也將車流擴散行為納入。為驗證本研究所提模式之有效性,以新北市新台五路13個號誌化路口之道路幾何及交通資料為例,進行路口分群及最大綠燈帶之求解,並與傳統之MaxBand模式比較,再利用車流微觀模擬軟體VISSIM進行績效評比。
結果顯示,本研究所求解之路口分群與時制計畫,將路口分為4群,每群由3至4個路口所組成,其綠燈帶效率可達56%,高於主觀分群+MaxBand及MaxBandLA模式。而透過車流模擬軟體之評估結果,在高、中、低交通需求情境下,本模式可減少4.1%~11.0%平均延滯時間、減少8.8%~10.5%平均停車次數,同時提高1.7%~4%平均旅行速率,足見本模式之有效性。
附件下載  長幹道之號誌連鎖模式:整合路口分群與續進.pdf
張貼日 2025/08/04
Hashtags
查看次數: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