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計畫名稱 | 應用影像智慧化技術判釋海岸公路及防波堤越波研究(2/4)-夜間越波判釋 | 
  
    
      | 計畫目標 | 一、辦理依據與本計畫目標 (一)配合交通部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目標:「推動海岸災害防救科技發展,精進海岸與港灣的災害防救科技研發」。(二)為減少海岸公路及港區外廓防波堤發生越波(浪襲)事件所產生的災害,本研究計畫透過監視影像資料,利用影像判釋方式,針對易浪襲區段,發展判釋越波(浪襲)示警技術,於發生越波(浪襲)時向業管單位提出警示,降低颱風或劇烈天氣狀況下巡檢人員面臨的風險,提升用路人行車安全。
 (三)109至110年度已辦理花蓮海岸公路浪襲預警及防災應用技術之研究,已完成建置「花蓮海岸公路浪襲預警系統」,並針對易致災路段路基易流失議題,研擬因應對策與預警系統精進工作。
 (四)111年應用影像智慧化技術判釋海岸公路越波,已完成台11線花蓮縣豐濱鄉人定勝天路段攝影機及波浪溯升計安裝,並可明確自動判釋出影像水線位置,112年接續發展夜間浪襲與越波影像判釋技術、發展自動化判釋、及建立機器學習溯升/越波模型,以精進海岸公路浪襲預警系統,提供花蓮工務段於浪襲防、減災應用。
 二、截至目前重要進度 (一)112年2月23日完成議價議約,由國立成功大學執行。(二)分別於112年3月21日、4月21日、5月31日、6月20日、7月28日召開5次工作會議。
 (三)112年3月21日工作會議討論人定勝天路段影像蒐集、分析流程,及評估人定勝天路段波浪溯升計位置調整事宜。
 (四)112年4月21日工作會議討論,進行111年颱風事件波浪溯升追算模擬,及越波影像判釋程式修改,以利後續進行自動化判釋測試。
 (五)112年5月25、26日與花蓮工務段至人定勝天路段現勘、完成波浪溯升計位置調整,及討論成果應用事宜,5月31日工作會議討論進行自動化影像判釋系統建立及機器學習溯升模型發展。
 (六)112年6月20日工作會議討論初步完成不同來源擷取影像之解析度分析,目前採用即時載圖方式進行分析後,將分析成果透過固定IP傳輸方式回傳至本所,正進行相關測試。
 (七)112年7月28日工作會議,討論評估光學影像與熱成像影像判釋可行性,並進行影像判識情境分析,並初步建立自動化影像判釋系統,進行下載串流影像、影像判釋、判釋影像儲存與判釋影像發布測試。
 (八)已於112年6月29日提交期中報告初稿,並於112年8月15日召開期中審查會議,並通過審查。
 三、未來重要工作項目 (一)預計112年9月29日召開第6次工作會議。(二)預計112年10月召開第7次工作會議。
 (三)持續發展夜間越波影像判釋技術。
 (四)完成影像判釋越波自動化,並將判釋結果與波浪溯升計之比對驗證。
 (五)預計112年10月26日提送期末報告書,11月中旬召開期末審查會議。
 四、進度落後情形與後續研處規劃(若有進度落後情事方填報):無。 | 
  
    
      | 組別分組 | 運輸技術研究中心 | 
  
    
      | 專案進度 | 完成期中審查 | 
  
    
      | 張貼日 | 2023/10/24 | 
  
    
      | Hashtags |  | 
  
  查看次數: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