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智慧型運輸系統之效益評估與供需調查計畫 |
出版單位 | 運輸能源及環境組 |
出版年份 | 091 |
出版月份 | 1 |
價格 | 200 |
摘要 | 本計畫之研究重點包含智慧型運輸系統(ITS)之「一、效益評估」、「二、供需態勢研究」與「三、綱要計畫修正建議」三部分。研究方法係應用「專家小組研議法」、「專家訪談法」、「集群深度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所得原始資料進行分析,並歸納具體結論事項,以供產官學研各界援引之參據,研究成果摘要如次。 一、效益評估:本研究以「使用者」、「交通系統」、「產業經濟」與「國家社會」為四個主要構面,提出「ITS效益評估架構」,並以「公車動態資訊系統」使用者效益與「電子票證系統」之成本效益進行個案分析,結果顯示兩個案皆具效益可行性。 二、供需態勢研究:供給態勢研究成果有三項, (一)、系統技術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產品化與市場化具有高度相關性; (二)、估計先進交通管理系統(ATMS)產值,短、中、長期各為新台幣160億元、530億元及1,000億元; (三)、以ATMS產值為基礎,進而推估ITS整體產值,短、中、長期各為新台幣603億元、2,304億元及10,000億元。 需求態勢研究成果有二項, (一)、「重車車輛安全管理」與「易受傷害之道路使用者安全」兩項服務單元特別受到重視; (二)、「先進交通管理系統」建制為最優先,都會區以大眾運輸為主,城際運輸以車上設備與提供及車服務功能為主。 三、ITS綱要計畫修正建議: (一)由本研究成果歸納之建議事項, 1.以「使用者」、「交通系統」、「產業經濟」與「國家社會」四個主要效益評估構面,增補綱要計畫內容。 2.「使用者發展領域」增加「安全防制系統(Retention System for Safety, RSS)」乙項。 (二)參酌國內各方意見、國外經驗及本研究檢視綱要計畫之建議事項, 1.應擴及海、空與鐵路運輸系統領域。 2.補充ITS推動之法制基礎。 3.效益評估架構應著重「可操作性、可評量性、可管理性」程序,以作為經費分配原則。 4.補充財源籌措與財務運用之制度規範。 5.補充結合民間之推動策略及整合規則。 |
張貼日 | 2004/09/24 |
檔案下載 | 智慧型運輸系統之效益評估與供需調查計畫.zip |
Hashtags |
查看次數: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