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台灣地區高速公路容量與服務水準評估指標之研究
出版單位 運輸計畫及陸運組
出版年份 082
出版月份 11
價格 100
摘要 高速公路容量不但是高速公路系統規劃、設計與績效評估之基礎,更是高公路管理與控制的重要參考依據。國內對於高速公路容量之分析與計算,大多直接引用美國1985年版HCM的方法,其理論基礎係以速率、流量及密度建立容量的推估式,而未考慮車輛於高速公路上之佔用情形,導致推估值與實際情形有所出入。此外,過去國內研究文獻,受限於資料取得之困難,對於台灣地區高速公路相關車流特性及駕駛行為之分析,較缺乏系統性與真實性。因此本研究特調查分析高速公路主線與匝道之交通特性、道路實質特性、駕駛行為特性資料,並採討由車輛佔有率(Occupancy)及空間平均速率所組成之綜合函數與道路容量間之關係,以建立一套有效估算高速公路容量之分析方法。另於高速收費站之容量分析方面,本研究摒棄以往採用之分析模式(Analytical model)而直接依據收費站實際之運作資料構建一套收費站運作之電腦模擬模式,俾便進行收費站容量之相關分析工作。 至於高速公路服務水準評估指標之研究部份,本研究利用空間平均速率作為評估整體高速公路系統(包含主線、匝道、收費站等次系統)之一致性指標,同時再依據不同車道、速限等狀況,配合各次系統特性,分別建立其個別之評估指標。其中在主線及匝道部份,以由佔有率與空間平均速率所組成之 F函數Φ值、佔有率、車道密度、服務流量、V/C值作為服務水準之評估指標。在收費站處,則以系統時間及等候車隊長度作為服務水準評估指標。在收費站處,則以系統時間及等候車隊長度作為服務水準評估指標。 此外,在服務水準分級方面,仍採用慣用之六級分類制,稚在強迫性車流狀況下,將F級服務指標再予細分為F1-F3級,此種分類法將有助於高公路之管理與控制,進而提昇道路之服務水準。
張貼日 2004/09/24
檔案下載 台灣地區高速公路容量與服務水準評估指標之研究.zip
Hashtags
查看次數: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