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臺灣地區國際商港提昇競爭力之研究 (2/4) |
出版單位 | 運輸技術研究中心 |
出版年份 | 096 |
出版月份 | 5 |
價格 | 300 |
摘要 | 本研究之重點主要放在國際海運發展趨勢、大陸主要港埠營運發展、台灣各港轉口貨櫃量及起訖點分析、台北港貨櫃營運對現有國際商港之影響、高雄港各貨櫃碼頭等待模式適合度檢定及貨櫃碼頭調整之效益等。透過相關港埠之發展報告、網頁資訊及各港專業資料庫等進行相關之分析,並利用 K-S 檢定法作適合度檢定。研究結果現基隆港及台中港之轉口櫃主要是東北亞–東南亞南北向的轉口,高雄港則是亞太地區海運幹線及支線彙集的樞紐港。貨櫃船大型化速度越來越快,數目越來越多,其吃水深度則都在 14.5 公尺以上,高雄港之深水船席數與主要競爭港埠比較,數目明顯偏低。經檢定後發現高雄港各航商經營之貨櫃碼頭其到達時間分佈大都符合指數分配,其服務時間分佈則大多為形狀參數 2~3 之耳朗分配,而將同一航商分屬不同貨櫃中心之碼頭合併經營,或將同一貨櫃中心不同航商經營之碼頭合併經營,可以降低船舶等待時間,提升營運績效。台北港開始貨櫃營運後,影響最大的是高雄港,其次是基隆港,台中港則影響並不大。估計對高雄港貨櫃裝卸量之影響約是 150 萬 TEU,對基隆港之影響約是 50 萬 TEU,對台中港影響則有約 30 萬 TEU。為提升台灣地區國際商港競爭力,建議加速航港體制改革步伐、持續進行棧埠及港灣作業民營化,檢討排除阻礙自由貿易港區招商及作業之法令限制。 |
張貼日 | 2007/05/26 |
檔案下載 | B0962130.pdf |
Hashtags |
查看次數: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