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鄰港水質環境調查研究(4/4)
出版單位 運輸技術研究中心
出版年份 102
出版月份 2
價格 400
摘要         海域水質環境攸關整個海域生態之健全,為能達到海洋環境永續發展的目標,本計畫調查臺中港附近水質環境,依據調查結果配合當地海氣地象資料以及水質生態資料,提出港灣附近水質分佈的特性及影響水質之因素。本計畫針對臺中港港灣附近海域進行水體及底質重金屬採樣調查,整理臺中港海域海氣象、水質及生態資料之其特性,及建立二維水質之數值模式,使用 2009 至 2011 年間多個水質觀測站資料來率定與驗證水質模式,並藉由水質模式來模擬分析上游汙染源對臺中港區水質變化情形;接著再由臺中港域之河川水質、陸域水質、底質重金屬之監測資料,了解水質整體變化趨勢與底質重金屬間之關係。關於壓艙水議題,首先進行國內船舶船上壓艙水處理設備之裝置率調查,並提出臺中港岸上壓艙水處置設施的建議規劃;最後研擬船舶壓艙水管理制度,包括指定壓艙水交換區、申報制度建立、港口國官員執法能量等項目,並探討可能遭遇之法制問題。研究顯示,根據海域水質與底質相關性分析結果,來自海淡水混合比例之鹽度與生活畜牧污水之項目如生化需氧量、大腸桿菌群與氨氮、總磷明顯呈現高度負相關,反映出來自陸源淡水,仍為影響臺中港海域水體品質之主要因子。底質汞含量與底質中之有機質及鋁與粉砂呈現正相關;與底質中之平均粒徑(與中值粒徑)及砂含量呈現負相關。而底質砷於顆粒上的富集特性與汞相反,當底質顆粒偏粗時,相對可發現其底質砷亦較高。水質之數值模式方面,經多次測試,本文模式最後選定 BOD 怯氧係數為 0.00432 1/day,由模擬結果可知,BOD 濃度在臺中港港區外均能符合乙類海域水體水質標準(<3ppm),除了港內地區(梧棲大排附近)BOD 濃度 BOD 濃度甚至可高於 3ppm,且於港外出海口之 BOD 濃度擴散方向往北為主。船舶壓艙水方面,航運界較傾向使用船上壓艙水處理設備,而對於岸上處理設施的使用意願並不高;對於船舶壓艙水管理制度的建立,海洋棄置區在功能上可作為指定壓艙水交換區 ,並需要求入港船舶於抵港前申報壓艙水資料,港口國管制上則需將壓艙水風險加入目標船舶篩選系統中。
張貼日 2013/05/01
檔案下載 B1026140.pdf
Hashtags
查看次數: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