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書名 |
通訊與電子科技對運輸行為之影響研究 |
出版單位 |
運輸能源及環境組 |
出版年份 |
085 |
出版月份 |
11 |
價格 |
200 |
摘要 |
廣義的交通包括人員、貨物與資訊的流通,前兩者由實體運輸完成,後者則透過通訊媒介傳遞。由於客運旅次的目的為旅次終點的活動,貨運旅次則將文件或貨物送至目的地,因此只要能滿足客貨運目的,皆可為旅次產生者所運用。隨著通訊技術的發達,資訊流動逐漸被用來完成部份傳統客貨運輸所欲達成的目的。本研究即探討通訊技術對運輸行為的影響,與決策者面臨通訊技術與運輸系統的選擇行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 通訊與運輸的交互作用可以替代、增強與互補三種關係加以界定,通訊應用的選擇受通訊技術、公共政策、社經活動、社會文化、運輸系統績效與實體環境等六項因素的影響,通訊應用對運輸規劃與空間規劃的衝擊包含個人、家庭、企業與社會等四方面。
- 國內在視訊會議、網路行銷、通訊購物、遠距教學與電子資料交換等方面皆有初步成效,但目前仍無私人企業或政府機關提供長期通訊上班的工作方式。
- 根據所建立員工選擇通訊應用(在家上班)與實體運輸(通勤上班)的行為模式發現,員工在家上班偏好受員工個人與家戶特性、員工通勤旅次特性、員工工作特性與在家上班計畫的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 在家上班對於尖峰時間交通擁擠與空氣污染問題的改善成效極大,政府可提供獎勵措施引導公司機構將在家上班列為運輸需求管理的經常性策略之一。
|
張貼日 |
2004/09/27 |
檔案下載 |
通訊與電子科技對運輸行為之影響研究.ZIP |
Hashtags |
|
查看次數: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