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臺灣東部海域洋流模擬及深層海水水溫水質月季變動特性探討 |
出版單位 | 運輸技術研究中心 |
出版年份 | 100 |
出版月份 | 4 |
價格 | 300 |
摘要 |
本計畫針對台灣東部海域之洋流特性進行探討,探討洋流與深層海水之年季月之變化特性,其結果可為海洋資源的開發及永續發展利用之依據。本計畫為四年期總研究計畫:「臺灣鄰近海域洋流之模擬及其對近岸海流之影響評估」之第二分年研究,針對台灣鄰近海域特殊的海峽與陸架坡地形,透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海洋模式(Princeton Ocean Model,POM),利用其三維模式的特性模擬海域的海流變動,利用其結果分析其洋流變動特性。主要工作項目為延續第一年計畫成果,持續改善POM海洋數值計算模式、資料輸出入處理系統與模擬成果展示系統、作業化模擬系統、進行模式參數調校與驗證、分析台灣東部海域洋流與深層海水水溫與水質之年季月變動特性。 由模擬結果顯示,於花蓮外海之表面流速皆介於每秒1公尺至1.5公尺之間,流速與流向與國科會海洋學門之海流資料庫具有合理的一致性。由黑潮流量分析,台灣東部海域黑潮流量穩定,平均流量為23.2 5Sv,冬季時最小夏季最大。利用國科會海洋資料庫之水文資料的驗證下,模式於溫鹽度之年、季分布與特性均具有合理之一致性。台灣東部花蓮外海溫鹽度與黑潮特性關係密切,20米深度之溫度於夏秋之間出現最高值約為25~26 0C ,隨著深度增加,月平均最高溫度則略晚出現於秋季,至500米深度以下溫度月季變化則趨於不明顯。而鹽度變化方面,表面鹽度變化於黑潮流量最低之秋冬時節為最高,至水深50米深以下鹽度變化則不明顯。而透過不同位置所施放浮標之軌跡模擬亦顯示,本計畫所建置的洋流模式具有定性定量上的可信度。由近岸海潮流混合模擬中,利用高雄海域單點實測資料驗證發現,欲模擬台灣西南近岸海域之海潮流現象,高解析度格網與合理的洋流、潮流邊界條件為合理與必要之條件。 |
張貼日 | 2011/05/23 |
檔案下載 | B1004520.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