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提昇海岸及港灣海域水位與海流模擬技術之研究(1/4) |
出版單位 | 運輸技術研究中心 |
出版年份 | 101 |
出版月份 | 3 |
價格 | 250 |
摘要 | 本計畫為四年期「提昇海岸及港灣海域水位與海流模擬技術之研究」之第一年計畫,本年度計畫為針對基隆港和臺北港進行模式精進,本期末報告完成工作項目和結果包括(1)資料收集與分析—(a)基隆港和臺北港地形水深資料,(b)龍洞(LD)、麟山鼻(LSB)、淡水第二漁港、竹圍(CWE)及基隆港等驗潮站之潮位資料和分析,使用EEMD 方法非天文潮流之成份流機制。(2)基隆港與臺北港潮流模式修正—利用所分析2010 年氣象局潮位站資料作為潮流模式邊界條件,進行2011 年水位和潮流預測,同時亦考慮風場效應對流況的影響。(3)基隆港及臺北港水位與潮流預測結果評估—2011 年3 月~9 月基隆港和臺北港水位和流速觀測與預測值比較結果趨勢相當一致。基隆港模擬結果,模式最大流速發生時間與潮流最大流速約有2~3小時之延遲,大潮尤其顯著。臺北港模擬結果,漲潮潮流由東北向西南流動,退潮潮流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大潮潮流流速較大,小潮潮流流速較小。(4)本年度影響臺灣之颱風期間,基隆港和臺北港水位和潮流的結果進行分析—基隆港預測水位與觀測水位最大偏差為0.29m,預測值較觀測值有延後1 至3 小時;臺北港預測水位與觀測水位最大偏差為0.35 m,預測值較觀測值提前約1~2 小時。(5)設計水位檢定—基隆港及臺北港之最大暴潮位頻率分析樣本分別以常態分布機率函數為最佳統計分布函數,據此推算基隆港及臺北港海域之不同復現期距之暴潮偏差,其中基隆港50 及100 年復現期距之暴潮偏差分別為0.83m 及0.89m,臺北港海域50 及100 年復現期距之暴潮偏差分別為0.98m 及1.06m。 |
張貼日 | 2012/04/12 |
檔案下載 | B1015220.pdf |
Hashtags |
查看次數: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