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路跑愛好者休閒內在動機與心流體驗之關係-比較心流構面與路徑之差異
學位 碩士
年別 103
學校系所 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旅遊健康研究所
作者 唐乾玲
指導教授 湯幸芬
論文摘要       依據相關統計,台灣每年路跑賽事多達400場,踴躍的參賽人口讓跑步成為新休閒趨勢。因此,本研究目的係探究引發路跑愛好者參與的休閒內在動機以及心流體驗,同時心流體驗的程度是否與休閒內在動機相關?此外,心流歷程狀態量表修正先前心流體驗量表缺乏共同探索心流構面與路徑的缺點,因此本研究除了想解答國內路跑愛好者的心流路徑狀態外,同時亦想瞭解並比較兩種心流測量法間的關係。研究依據文獻休閒內在動機概念分成智力性、社交性、勝任-熟練性與刺激-逃避性四個構面;心流體驗概念則區分為挑戰與技巧平衡、身心合一、目標清楚、立即回饋、完全掌控、全神貫注、自我意識喪失、時間感扭曲與自我酬賞等九構面;心流路徑以挑戰與技巧變項測量,利用結構式問卷以立意取樣方式進行現地資料蒐集,依據涉入程度界定出297份路跑愛好者的有效問卷,透過SPSS20.0統計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與卡方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與個人技能有關的勝任-熟練性構面是跑者最主要的休閒內在動機因素。心流體驗構面中以自我酬賞最高,立即回饋次之。休閒內在動機與心流體驗各構面間皆達顯著正向相關,其中勝任-熟練性與自我酬賞的相關性最高,時間感扭曲與休閒內在動機四構面的相關性最小。心流路徑將跑者區分為無聊、心流、焦慮三類屬性,心流型比焦慮型的跑者在心流體驗的七個技能構面有顯著差異,特別的是「時間感扭曲」與「自我酬賞」構面此三種屬性的跑者無顯著差異。建議未來舉辦路跑的相關單位可以朝提升跑者技能與自我實現來設計路跑的賽事型態,讓更多的愛跑者投入此項休閒活動中,再者將心流體驗構面與路徑結合讓未來研究者對此理論操作上更為周全。
附件下載 (作者未授權電子檔全文)
張貼日 2014/09/18
Hashtags
查看次數: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