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縣市及鄉鎮市區層級之事故頻次模式:不同曝光量變數設定之效果
學位 碩士
年別 110
學校系所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作者 姜學諭
指導教授 邱裕鈞
論文摘要         2020年,台灣共發生362,259起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000人死亡,經濟損失達4%~6% GDP。如何有效地減少事故件數至關重要。中央與地方政府聯合實施的《全國改善道路交通秩序與安全計劃(IRTOS)》,旨在檢視台灣各轄區的事故率,找出事故多發區域,提出有效對策,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然而,事故率可能會因不同的曝光量而有顯著差異。如何在計算和比較不同管轄區的事故率時選擇最合適的曝光量非常重要。
        基於此,本研究旨在分別調查縣市和鄉鎮市區層面的事故與曝光量之間的統計關係。選擇了四個常用的曝光量:人口、登記車輛數、延車公里和汽柴油銷售量。還選擇了其他解釋變數,包括交通量、道路變量、社會經濟和天氣條件。使用負二項式(NB)的計數模型,分別基於台灣 2016 年至 2019 年的事故數據,在選定的曝光量和其他解釋變數下對 A1 事故和 A2 事故進行迴歸分析。觀察AIC、BIC 等績效評估指標報告並執行LR比率測試以檢查模型之間性能的顯著差異。此外,為了適應樣本之間潛在的空間和時間依賴性,使用階層模型並測試了兩個分組,一組為同一轄區的年份分組,另一組為同一縣市的鄉鎮分組。
        ICC(組內相關係數)值顯示同一縣市的鄉鎮分組對A1事故和A2事故有很顯著的影響,表明階層模型是首選。估計和測試結果表明,不同級別和事故嚴重程度的最佳曝光量各不相同。對於縣市級別模型,四種曝光量並無顯著不同,而鄉鎮市區級別最佳曝光量則是油品銷售量和車輛登記數。其他經過顯著檢驗的解釋變量是失業率、人口密度、土地面積和醫院數量。
附件下載 (此全文2026年8月31日後開放外部瀏覽)
張貼日 2021/09/02
Hashtags
查看次數: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