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 不同經濟景氣海運碳權之分配 |
學位 | 碩士 |
年別 | 107 |
學校系所 | 國立成功大學 交通管理科學系 |
作者 | 黃博建 |
指導教授 | 張瀞之 |
論文摘要 | 本研究透過美國聯邦政府利率,定義景氣循環之繁榮、平穩及衰退。並透過景氣循環之結果,分析油輪、貨櫃船與散裝船之海運費率。接著,結合碳排限額和碳交易之概念,提出考慮景氣循環與船舶是否依據EEDI情境之模型,來優化海運碳權分配之問題,進而建議決策者最小化免費碳權分配,與海運公司最小化其成本效益比率之目標。結果顯示,海運費率在景氣繁榮下較高。在不同景氣下,船舶高航速行駛,燃油成本對整體營收之占比較高;若比較不同景氣,船舶於景氣衰退下,燃油成本對整體營收之占比較高。在不同碳交易價格方面,船舶於高碳交易價格,其碳排成本對整體營收之占比亦較高;若比較不同景氣,在衰退景氣下,無論是碳交易價格之高低,海運公司碳排成本對整體營收之占比皆較低。在碳權分配方面,在船舶依據EEDI與無依據EEDI之兩種情境,海運部門在景氣繁榮環境中,因其排放量遠高於碳排限額,故須購買較多碳權,唯在景氣衰退之環境下,有多餘碳權可出售。最後,在成本效益分析方面,海運公司於景氣繁榮下,成本效益比率較低,表示其成本佔整體營收較低;於景氣衰退下,其成本效益比率較高。若比較船舶依據EEDI與無依據EEDI兩種情境中,海運公司於前者情境中,可有效降低其成本。因此,本研究建議海運公司於景氣衰退之環境下,可以透過降低船速,減少其成本;此外,海運公司使用EEDI所規範之船舶,亦能達到降低船舶排放,與減少成本之功效。 |
附件下載 | 不同經濟景氣海運碳權之分配.pdf |
張貼日 | 2023/06/23 |
查看次數: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