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 電子錢包使用經驗影響手機行動付款採用意願之研究 |
學位 | 碩士 |
年別 | 100 |
學校系所 | 成功大學電信管理研究所 |
作者 | 蔡佳吟 |
指導教授 | 黃國平 |
論文摘要 | 隨著行動通訊技術的進步以及網際網路的普及,行動付款被喻為下一個發展趨勢。在台灣,許多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資金發展手機行動付款,技術發展也已相當純熟,且台灣行動電話普及率已遠超過100%,但將較於國外,手機行動付款被消費者接受的程度並不如預期因此,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為基礎,結合Rogers之創新採用理論 (Innovation Adoption)正向因素與Ram 之創新抵制(Innovation Resistance)負向因素,期望能藉此完整探討手機行動付款之消費者接受模式。本研究利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分析其採用路徑過程,另以RFM理論為投入變數作K-means兩階段集群分群,並以多群組方法分析不同電子錢包使用強度族群間在模式的採用過程是否具有差異;由於手機行動付款在台灣為一新興服務,且尚未普及,因此另作有/無手機行動付款使用經驗之多群組分析比較,最後提出本研究之管理意涵與建議。 本研究以傳統紙本問卷形式發放,台灣北中南共蒐集793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如下所述: 1. 在整體模型分析,「知覺有用」、「知覺易用」、「相容性」皆對「採用態度」產生顯著正向影響;「知覺易用」對「知覺有用」亦有顯著正向影響;「採用態度」對「行為意向」有顯著正向影響。「使用障礙」、「價值障礙」、「風險障礙」、「傳統障礙」、「形象障礙」、「知覺學習風險」皆對「採用態度」產生顯著負向影響。 2. 電子錢包低度使用族群和高度使用族群之間,在「風險障礙採用態度」的路徑具有顯著性之差異。 3. 有/無手機行動付款使用經驗族群間,在「知覺有用採用態度」、「相容性採用態度」兩條路徑上有顯著性的差異。 4. 在三個不同行為意向族群間,其接受模式大部分有顯著差異性存在。 |
附件下載 | (作者未授權電子檔全文) |
張貼日 | 2011/11/02 |
Hashtags |
查看次數: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