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台北市幹線公車旅行時間可靠度影響因素之研究
學位 碩士
年別 110
學校系所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作者 莊詠甯
指導教授 鍾易詩
論文摘要         台北市政府針對公車路網提出四大改善方向:重新規劃路線、合併重複路線、取消無效率長路線、採用高效率短里程接駁,並且以推動八橫八縱幹線公車作為主要的改善方案。幹線公車主打「類捷運」的概念,與公車捷運系統BRT相似,主要行駛於市區重要幹道,以密集發車模式營運提升公車的可靠度,規劃平日班距為尖峰4-6分鐘,離峰5-10分鐘,讓民眾不用擔心在戶外等待太久。幹線公車在理論上雖是提升公車路網營運績效的重要手段,但其在實務上之營運狀況卻較少被檢視。本研究希望透過實務資料的分析,檢視台北市幹線公車營運時間之可靠度,並與非幹線公車進行比較。為檢視幹線公車班距之間的穩定程度(可靠度),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以下四點,解構班距的變異來源、了解影響班距變異的因子、比較幹線公車與非幹線公車的差異、針對連班與是否符合班距的議題進行分析。因此以五個產出變數(outcome variable)作為公車旅行時間可靠度之分析對象,五個變數分別為班距、站間班距差、站間行駛時間、是否達成班表班距的布林變數、班距是否小於一分鐘的布林變數。在影響可靠度的變數則以是否會隨空間或時間變動分為行車變數(靠站狀況、壅塞狀態)、空間變數(路段長度、號誌數、是否有公車專用道、是否轉彎)、依時變數(雨量),總共三大類變數進行分析。
         本研究採用階層迴歸與羅吉斯迴歸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為班距主要受到「經過站間產生的的班距差異」、「發車班距差異」所影響。並且站間班距差會累積,導致越後面的站班距越不穩定。每一班車的「發車班距差」是一個以班表發車班距為平均的常態分配。空間變數當中以「轉彎」為明顯讓公車班距靠近的因子,公車專用道是造成連班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路線、不同客運公司在發車班距的穩定度和駕駛習慣的行車速度上可能會有不同的差異而導致班距不可靠。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可以透過調整號誌時制避免行人號誌和右轉綠燈的時段重疊,以降低轉彎所消耗的旅行時間,進而減少前後班公車經過轉彎班距靠近狀況。
附件下載 台北市幹線公車旅行時間可靠度影響因素之研究.pdf
張貼日 2021/09/22
Hashtags
查看次數: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