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 應用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探討碳稅對總體經濟及運輸部門之影響-以中國為例 |
學位 | 碩士 |
年別 | 100 |
學校系所 | 成功大學 交通管理科學系 |
作者 | 宋曉琪 |
指導教授 | 張瀞之 |
論文摘要 | 在經濟快速發展之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提高,使全球氣候與環境受到劇烈變化,因此國際間組織制訂京都議定書,明言規範締約國國家,必須在2008年至2012年期間,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雖中國非屬締約國國家,但根據國際能源總署指出,中國碳排放量在2006年首次成為世界排放量第一大之國家,碳排放量成長率每年以驚人速度增加當中,故中國應積極進行溫室氣體減量。中國在面對國際間環保意識高漲下,預計在2012年實施碳稅制度,併以年平均成長率約為20%進行徵收,而過去眾多研究認為,當碳稅制度實施後,會對物價及產業造成不小衝擊,另碳稅年平均成長率高低,亦會影響總體經濟變數變動,故本文之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來模擬碳稅之年平均成長率不同對中國整體經濟體系及交通運輸業之影響。四種模擬情境分別為碳稅年平均成長率10%、15%、20%及25%,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整體社會經濟變數變動層面上,四種模擬情境之減碳量減少程度皆大於GDP變動程度,實為有效之政策工具。若以減排成本來探討,情境一為碳稅年平均成長率10%,減排成本是最低的,另以減碳量程度來作考量依據,情境四為碳稅年平均成長率25%,最具有減碳之優勢。而四種模擬情境之減碳成本皆大於零,不存在雙重紅利現象。 接續探討交通運輸業之經濟變數方面,碳稅徵收第二年起,四種模擬情境之進口量皆大為減少,變動率開始由正轉為負值。在出口方面,至2020年,交通運輸業在情境四衝擊最大,情境一衝擊最小。至於國產品價格指數及綜合商品價格指數,隨碳稅徵收年限越長,指數變動越小,在經過市場機制不斷循環調整下,市場總供給與總需求也將趨於穩定。 |
附件下載 | (作者未授權電子檔全文) |
張貼日 | 2011/11/02 |
查看次數: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