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 以多準則決策方法構建高速公路交流道連絡道管理之評估架構 |
學位 | 碩士 |
年別 | 109 |
學校系所 | 成功大學 交通管理科學系 |
作者 | 畢雅涵 |
指導教授 | 胡守任、李威勳 |
論文摘要 |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訂定「高速公路增設及改善交流道設置原則」主要的目的在於確保增設或改善交流道可以有效達到預期的工程效益,但過去相關案例的審議的結果常囿於「因交流道設置不當,不但無法達到應有之效益,反而減低高速公路服務水準。」因此,高公局擬新增評點項目「充分條件(八):確保交流道運轉效率」,然而高速公路連接地方道路的交通影響因素眾多,且各項評點項目之間的重要性缺乏客觀的權重比較,因此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研究與評析。
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與過去相關案例有關連絡道管理運作現狀之檢討,了解影響高速公路交流道連絡道管理的可能因素,並透過多準則決策方法中的分析網路程序法之應用,計算七項充分條件的相對權重,以及連絡道運作與管理準則的相對權重,最後利用Visual Basic程式設計語言構建自動化的評分表單,最後透過案例分析,探討完整型交流道與簡易型交流道是否會因設計型式不同,而影響充分條件八之評分結果。在分析網路程序法的應用方面,本研究透過專家學者的問卷調查,經分析後得出七項充分條件的相對權重值,其中充分條件(三)維持主線運轉水準,相對權重為0.264與充分條件(一)滿足城際運輸需求,相對權重為0.262,為重要性較高的兩項充份條件。在新增充分條件八的分析中,增進高速公路側效率相對權重較高,為0.515;在增進高速公路側效率中,減速車道長度較高,相對權重為0.558。在增進連絡道側效率中,空間距離最為重要,相對權重為0.209,其次為鄰接道路,相對權重為0.189;反之,相對權重最低的為轉角淨距,相對權重0.118,在車道設施中,最為重要的是分隔設施,相對權重為0.392;反之,重要性最低的是迴轉車道,相對權重為0.106。最後,案例分析結果顯示,簡易型交流道評估分數皆低於完整型交流道,顯示交流道設計型式,確實會影響高速公路交流道區域的運轉效率。 透過本研究所建立的高速公路交流道連絡道管理之評估架構,針對七項充分條件的客觀權重與新增充分條件八的相關建議,預計可以提供主管機關未來審議高速公路增設及改善交流道相關申請案時之參考,預期可以有效改善高速公路與連絡道的整體服務水準。 |
附件下載 | 電子檔於2025-06-19開放下載 |
張貼日 | 2020/06/19 |
查看次數: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