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行經硫排放限制區域定期航線的路徑選擇 -碳稅與船速之情境分析
學位 碩士
年別 112
學校系所 成功大學 交通管理科學系
作者 洪健嘉
指導教授 廖俊雄
論文摘要        隨著全世界的運輸經濟蓬勃發展,全球有80%的跨國境貿易與運輸都倚賴海運來達成,定期貨櫃運輸就是其中具有相當競爭力運輸方式。本研究探討碳稅徵收與船舶速度對於海運定期貨櫃運輸服務航線的路徑選擇之影響。研究數據係利用作業基礎模型建構在亞美線與亞歐線兩條服務航線上,並藉由「地理最短距離路徑」、「行經ECA限制區最短距離路徑」兩種設計行經硫排放限制區域路徑選項,計算三年間燃油價格變動、MGO與HSHFO油品碳排放係數,產生的燃油成本與碳排放量的影響,透過「無碳稅徵收」、「起始徵收碳稅價格」與「逐年遞增碳稅率」等三種碳稅模式及船舶速度的降速調整,納入情境分析中執行成本計算,檢視在各種情境下航商的船舶航行最適路徑選擇。
       從研究分析結果得知,減少行經ECA限制區內航行距離可以降低碳排放量,亞美線在ECA限制區內可降低44.8%,亞歐線也能夠降低37.6%的碳排放量,這樣的數據證實透過路徑選擇能夠有效減少在ECA限制區內的碳排放量及燃油、碳稅成本,但選擇「行經ECA限制區最短距離路徑」卻會使得總航次的航行距離增加,也會使總碳排放量增加,亞美線增漲5.9%,亞歐線的漲幅也達到6.4%,且油價的變化對於航行路徑選擇的影響,仍以實際航行距離為主要關鍵因素,因為MGO與HSHFO油價價差倍率不足以透過路徑選擇而有效降低成本。本研究中在亞美線與亞歐線的三種碳稅相關情境中,從航次燃油總成本做為考量,皆以「地理最短距離路徑」為最佳路徑選擇,且所產生的碳排放量都小於「行經ECA限制區最短距離路徑」所產生的碳排放量。而「船舶降低航行速度」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減少航次總成本與碳排放量,在未來面臨徵收國際交通碳稅時可以有效減少課徵稅額。
附件下載 電子檔於2029-07-23公開下載
張貼日 2024/09/23
查看次數: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