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匯流區之隨機容量分析 |
學位 | 碩士 |
年別 | 109 |
學校系所 | 國立交通大學 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
作者 | 廖晉毅 |
指導教授 | 黃家耀 |
論文摘要 | 高速公路之車流運行狀況,常因入口匝道匯入主線時,會有許多的車道變換行為發生,進而導致入口匯流區經常為高速公路上發生壅塞之交通瓶頸區,其通過流率之最大值可視為該設施之容量。傳統的分析方法將容量訂定為一固定值,然而,近年歐美國家有不少的研究指出,若以一天交通壅塞發生前之最大通過流率做為容量值,每天的容量值都會稍有不同並具有隨機性,可稱為隨機容量(stochastic capacity)。 本研究探討幾何型態或外在環境等因素對於高速公路匯流區容量之影響,而因容量具有隨機性,應採用隨機容量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運用臺灣高速公路國道1號及國道3號之偵測器資料進行分析,考慮的影響因素包括壅塞時段、天氣、主線速限、主線車道數、開放路肩、入口匝道流率,並透過韋伯分布之參數校估,進而比對在不同情境下容量之隨機分布,得出各種情境下之容量參考值。研究發現在平日早上、平日下午、假日之容量有明顯差異,推測通勤旅次為主的時段容量較大、休閒旅次為主的時間容量較小,而三個時段的容量值的大小順序會隨地點而有所不同。以主線三車道的匯流區而言,雨天的容量比晴天的容量低 250 車輛/小時;開放路肩之能使匯流區的容量提高 700 ~1,000 車輛/小時;當進口匝道流率越高,在三車道匯流區之容量值會越高;在匯流區上游總流率固定之情形,當匝道流率越高,其車流崩潰機率也會越高。另外,研究中也有發現與直觀不符的結論,包括主線速限對於容量值無顯著影響,主線四車道匯流區之車道容量值比主線三車道多出 150 車輛/小時/車道,可能是符合分析條件地點的可用資料有限,比較分析尚不夠全面所導致。本研究結果將能夠得出各種情境下之容量參考值,可供政府單位於匯流區在管制上作為容量參考依據,使高速公路於匯流區之運作更有效率。 |
附件下載 | (電子檔於109-08-25後開放下載)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匯流區之隨機容量分析.pdf |
張貼日 | 2022/12/07 |
Hashtags |
查看次數: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