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名稱 鐵路供需診斷數位分身軟體平台之建置(2/2)-鐵路數位分身軟體平台雛型架構之研發
計畫目標

一、辦理依據與本計畫目標

(一) 政府刻正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其中前瞻軌道建設涵蓋高鐵臺鐵連結成網、臺鐵升級及改善東部服務、鐵路立體化或通勤提速、都市推捷運及中南部觀光鐵路五大推動主軸,第三期交通部將編列388億元,重點項目包含辦理花東鐵路雙軌化、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等計畫。此外,軌道運輸系統能源使用效率優於公路公共運輸系統及私人運具,且在2020運輸政策白皮書之順應國際綠色潮流下,交通部刻正推動建構環島高快速鐵路網,預期鐵路系統未來將更加重要。
(二) 國際間已有導入與研發數位分身技術應用於軌道領域之標竿案例,在規劃、建設、營運等均可發揮其效益。該技術主要係透過將資產可視化與蒐整運行資料,以及仿真模型與情境分析,可進行解決方案模擬分析與預測,除可應用於規劃設計方案選擇與驗證外,亦可應用營運與維護等階段提升營運效能與節省成本。
(三) 隨著鐵路建設計畫之推動及新列車投入營運,將影響鐵路運輸,亟需數位化科技技術,協助掌握並情境模擬分析,輔助政策決策,並提升本所鐵路建設計畫經費審議能力。爰此,辦理本科技計畫,結合本所過去累積相關研發技術,開發可整合規劃面與實際列車運行之鐵路數位分身軟體平台雛型架構,可做為本所辦理鐵路建設計畫經費審議、政策研擬與方案評估之重要工具,軟體平台研發完成後可移轉鐵道局與臺鐵局做為列車模擬與評估建設計畫方案之輔助工具。

二、截至目前重要進度

本計畫於113年3月15日完成議價議約,由國立成功大學合作辦理,截至目前進度為:

(一) 113年3月29日辦理第1次工作會議,討論及確認本年度工作項目及方向,確立以「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作業要點」部分條文內容之要求,作為本年度研究開發目標。
(二) 113年4月26日召開第2次工作會議,就前次討論方向,進一步確認本年度分析案例,及初步展示軟體分析流程。
(三) 113年5月22日召開第3次工作會議,初步完成案例模擬分析,並討論車站數及軌道數對平均運行時間及速率之影響。
(四) 113年6月27日召開第4次工作會議,持續進行案例模擬分析,並就不同的停站時間情境進行分析,討論所產生的影響。
(五) 113年7月26日召開第5次工作會議,討論討論期中報告撰寫方向及大綱。
(六) 113年8月28日召開期中審查會議,期中報告審查通告。

三、未來重要工作項目

(一) 蒐整臺鐵公司及鐵道局現有及刻正發展鐵路資訊系統與平台等資訊。
(二) 預計113年11月底辦理本年成果展示座談會。
(三) 113年12月2日前提送期末報告書初稿。

四、進度落後情形與後續研處規劃(若有進度落後情事方填報):無。

組別分組 運輸工程及海空運組
專案進度 完成期中報告審查
張貼日 2024/09/05
查看次數: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