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名稱 無人機搭配AI影像辨識應用於橋梁檢測之研究(2/2)-無人機自動化檢測架構探討更新為
計畫目標

一、辦理依據與本計畫目標

(一) 目前我國車行橋梁約2.3萬座,主要由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交通部公路局及各縣(市)政府負責管養,依據公路法及相關規範規定,橋梁養護首重檢測,爰此,各橋梁管理機關應定期針對所轄橋梁實施各項橋梁安全檢測作業,並針對損壞部分採取適當維修對策,方能確保橋梁及用路人行車安全。
(二) 利用無人機拍攝影像再搭配AI影像辨識,可以協助傳統人工目視檢查工作,本所於111年已完成AI影像辨識模式,可辨識橋梁六大主要構件(1.主梁,2.橫隔梁,3.橋墩/帽梁,4.橋面板,5.橋台,6.擋土牆)之三大劣化缺失(1.混凝土裂縫,2.混凝土剝落、破碎、鋼筋外露、銹蝕,3.滲水、白華損傷);112年進行實橋驗證,利用視覺定位結合UWB技術,完成無人機在橋下無GPS測試飛行,同時進行橋梁構件拍攝作業後,並進行AI影像辨識劣化狀況及嚴重程度。
(三) 本計畫113年除持續精進橋梁構件劣化影像AI辨識模式功能,並提升準確率外,同時研訂橋梁檢測3D影像模型作業程序,做為構件劣化呈現方式,此外更開發與評估橋梁構件幾何劣化變形偵測演算法之可行性,以期利用多時期劣化影像進行比對,辨識橋梁其他劣化類型;114年計畫將辦理教育訓練與完成操作指引並進行技術移轉,包括編撰橋檢影像分析模式操作手冊及指引等。

二、截至目前重要進度
本計畫於113年3月15日簽約,由國立成功大學合作辦理,截至目前進度為:

(一) 113年3月27日辦理第1次工作會議,討論橋梁3D模型建置程序,以及嘗試將BIM模型納入標準作業程序。
(二) 113年4月22日辦理第2次工作會議,討論影像辨識的精確度提升部分,利用不同類型橋梁上劣化樣態之UAV影像,增進AI訓練。
(三) 113年5月24日辦理第3次工作會議,討論測試BIM建置橋梁3D模型,以及未來需要對耗費時間以及經費進行細部分析。
(四) 113年6月25日辦理第4次工作會議,討論系統導入生成式AI之可行性,此外開發整批影像於系統進行影像品質偵測作業。
(五) 113年7月30日辦理第5次工作會議,討論橋梁變位多時期偵測應用範圍及內容。
(六) 113年8月20日召開期中審查會議,期中報告審查通告。

三、未來重要工作項目

選定國道3號南168高架橋與頭前溪河川橋進行自動化橋檢工作,並進行檢測結果分析與系統功能改善。

四、進度落後情形與後續研處規劃(若有進度落後情事方填報):無。

組別分組 運輸工程及海空運組
專案進度 完成期中報告審查
張貼日 2024/09/05
查看次數: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