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MOTC

:::
  • 小字級
  • 中字級
  • 大字級
  • 列印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博碩士論文

論文名稱 雙相跟車行為模式之研究
年別 90
學位 碩士
學校系所 淡江大學運研所
作者 詹維敏
指導教授 范俊海
論文摘要   由於目前跟車模式中將駕駛人跟車時迫近前車行為與遠離前車行為是視為同一敏感度,但於現實世界中駕駛人面對迫近與遠離前車時的反應是不同,因此,本論文即研究駕駛人面對迫近與遠離時跟車行為的反應是否有所差異,且將此差異行為引入於所構建之雙相跟車模式中。

  本研究嘗試以雙相跟車理論的觀點,採用錄影調查方法來蒐集研究所需之各項交通資料,以統計分析探索迫近相與遠離相跟車行為的差異性,且利用此差異性配合模糊理論構建模糊雙相跟車行為模式。針對上述目的所須進行之研究課題與結果分別如下:

  1. 進行研究所需之各項交通資料的蒐集。本研究採用錄影調查方法並配合影像座標轉換法蒐集駕駛人跟車之速度、加速度、相對速度及間距等研究所需之交通資料。
  2. 雙相跟車行為反應差異性分析。將所蒐集之各項交通資料分成迫近相及遠離相兩大類,再利用統計分析方法判斷兩者之差異性。經由實際資料觀察分析結果顯示,駕駛人於面對迫近與遠離時是有所差異,且於面對迫近相時駕駛所關心的是兩車之相對速度及跟車間距;而遠離相則是相對速度,由此即可得知迫近相是以安全為考慮的反應行為;遠離相則是以期望速率為考慮,兩者是有所差異。
  3. 構建雙相跟車行為模式。本研究運用模糊理論基礎及實際所觀測雙相跟車行為的變數資料,構建包含迫近相及遠離相反應行為之模糊雙相跟車行為模式。經由車流穩定性分析,不論前車起始速度不同或跟車起始間距不同,最後模式均能始跟車間距趨於穩定,最終間距為18公尺。再與GM及藍武王跟車模式比較,其較能反應現實世界之情況。

  駕駛人的跟車行為是隨著環境的變化(如天氣、路段、車種)而有所不同,本研究簡化研究範圍為高速公路及跟車車種(小汽車間),且模式中模糊推論規則之權重均相同,因此後續之研究可在上述之基礎下更深入進行。

附件下載 (電子檔於93-09-23後開放下載)

檔案下載

瀏覽人次:424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