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MOTC

:::
  • 小字級
  • 中字級
  • 大字級
  • 列印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博碩士論文

論文名稱 航空客運網路之形成與發展
年別 108
學位 博士
學校系所 交通大學 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作者 王郁珍
指導教授 汪進財
論文摘要

航空網路的行程及發展,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及如何因應市場需求與經營環境的變化,一直是機場營運者及公司所關注的課題。從微觀的角度視之,航空網路係由許多的機場及航線所串連組成的,機場連結性是最為外界熟知且已被廣泛應用於評估機場或航空公司航網便捷性、競爭力及機場發展的重要指標。機場直接連結不僅是航線形成的首要型態,也是航網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本研究首先提出以機場網路單元(Airport Network Unit,ANU)的概念釐清機場連結性的定義、型態,建立研究機場連結性的概念架構,並應用於亞洲機場連結力的探討,及作為研究航往行程及發展的基礎論述。

從供給的角度觀之,航網的發展包括新航線的開闢及既有航線的航班頻次增加,除探討那些因素影響機場直接連接、形成新航線以外,航線的航班頻次對於航網的拓展也具有相當的重要。因此,為能對航網發展具有更詳細而全面的了解,及尋找潛在的航線市場,本研究以二部模型(Two-Part model)構建影響因素的變數資,建立主要亞洲機場航往行程及發展模式,結果顯示市場需求(機場運量、綜合競爭力)對於航線的行程及航班頻次居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效果,而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營運則對航線航班頻次顯示有強化的效果;至航線距離、樞紐反映、多機場都會區等因素則不利於新航線的闢想結果顯示,愈大的需求市場愈能吸引更多的航線連結,即所謂的大者恆大,而當航線距離越長時,提供高頻率直達航線的機會就越少。結合這兩個變量的結果,反映出航線大多在一定距離內與大型機場直接連接,顯示機場航網具有小世界網路的特性。

為深入探討各影響因素在不同的市場特性是否對航線航班頻次具有相同的影響效果,本研究利用分量回歸模式檢視影響因素的異質性效果。結果顯示機場運量、航線距離、是否有低成本航空營運、共用班號的航班比例等因素對航線航班數具有異質性效果。例如對於那些需求量偏低、尚未完全開發的航線市場,引進低成本航空公司營運或提高共用班號的航班比例,對航線航班頻次所產生的增加效果,明顯大於那些需求較大且已成熟的航線市場。而航線距離在發展相對成熟的市場則顯示具有較大的彈性。

囿於資料限制,本研究所引用之資料雖然完整全面的展現航網發展的樣貌,然而所提的研究架構、模式建立及結果分析,對於機場營運、航空公司及政府政策制定,具有相當參考及指引,並可供作後續此領域的進一步探討。

附件下載 (電子檔於111-10-18後開放下載)

檔案下載

瀏覽人次:692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