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報告下載
書名 | 離岸風機基樁與金屬構件腐蝕防治之研究 |
---|---|
出版單位 | 運輸技術研究中心 |
出版年份 | 108 |
出版月份 | 2 |
價格 | 200 |
摘要 | 本計畫主要針對離岸風機基樁與金屬構件腐蝕防治進行研究,計畫期程為期四年,內容針對國內外離岸風機基樁與金屬構件腐蝕防治技術進行探討,藉以建立本土化基樁及金屬構件之可行性防蝕決策評估,並瞭解各離岸風機基樁與金屬構件腐蝕防治技術於國內環境之適用性。 本年度延續「106 年度離岸風電水下技術研發」之計畫現地調查方式,於臺中港及彰化離岸風電第二期海域增設金屬試片水下暴露試驗站點,並同步採集 106 年度拋放之水下金屬試片、海水水樣與底泥。並進行金屬腐蝕試驗及水域環境檢測分析,瞭解金屬試片海洋附著生物、水下腐蝕速率等情況。 依據本年度調查分析結果顯示,臺中港區海域於冬、夏兩季之鹽度與 pH 變化並無顯著差異,水溫受季節影響呈現夏高冬低之趨勢,夏季浮游植物生長繁盛,但其溶氧並無同步提升。彰化離岸風電預定海域,近岸測站(彰化#1)於夏季則調查出 pH 值明顯低於一般海水之 pH 值。整體而言,彰化海域於春、夏兩季浮游植物生長最為繁盛,春季葉綠素 a 濃度可達 8.29μg/L。兩海域上部 60 cm 之底泥經次世代定序, 約 70%之微生物可辨別至屬(Genus),均比對出與腐蝕金屬材料之硫酸還原菌同屬之微生物。 在水下金屬暴露試驗方面,本計畫於 107 年 4 月 14 日至 107 年 6 月 30 日間,在彰化海域採集水下金屬暴露試片,並分析金屬受海水及生物等因子作用下之腐蝕速率。依據分析所得之腐蝕速率結果顯示,A36 碳鋼平均腐蝕速率(187.3μm/yr)小於 A572 低合金鋼(205.1μm/yr)。在生物附著度方面,兩金屬所觀察到的附著生物種類相似,附著生物以群體出現的苔蘚蟲為主,其次有藤壺、纓鰓蟲類及少數的二枚貝附著。金屬試片正面生物量較反面多,但附著生物種類數相近,正面生物分布均勻則高於反面。 研究成果效益及應用單位:本計畫針對離岸風機基樁與金屬構件腐蝕防治進行現地調查及實驗分析,所得之結果可建立本土化之資料及金屬腐蝕之速率,可提供相關單位作為未來離岸風機基樁與金屬構件腐蝕防治研究之參考。如:台灣電力、中國鋼鐵、經濟部工業局等。 |
張貼日 | 108-02-28 |
檔案下載
- B1080620.pdf下載次數:3136
瀏覽人次: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