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MOTC

:::
  • 小字級
  • 中字級
  • 大字級
  • 列印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運輸技術研究

計畫名稱 港區影像智慧辨識技術之研究(1/3)-空間基礎資料建構及影像檢監測應用技術發展
計畫目標

一、辦理依據與本計畫目標

(一)依本所組織職掌辦理港灣技術相關研究,配合本所112年科技綱要計畫「陸運及港灣設施防災技術研究(2/4)」之細部計畫「港灣海氣象調查與航安科技發展計畫(2/4)」執行。
(二)港區使用單位以及使用名目繁多,相關之土地利用與規劃是港區營運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港區幅員廣大,且人力有限,如何快速掌握各區域之使用狀況並妥善管理難度極高。另一方面,港區設施受海潮以及劇烈天氣狀況(如颱風、地震等)衝擊影響之下,其穩定性與安全性備受考驗,同樣的在有限人力之下,要能持續監測港區重要設施之安全穩定性,並及早採取預防或補強措施,也成為一項難題。
(三)本計畫以臺北港為示範港區,目的為建立一套結合無人移動載具以及現代化感測技術之港區多維度空間資訊整合與智慧化應用方案,另將110-111年臺中港之成果架構應用於臺北港,探討整體架構應用於不同港區差異性,做為未來移至其他港區之測試。未來此方案,將能有效且定期整合港區之各式空間資料,以自動化演算邏輯進行分析判斷,可有效率的對港區使用狀況與環境條件進行定期分析比對,並針對特殊事件開發合適的偵測與即時分析模組,藉以達到港區自動化管理效能。

二、截至目前重要進度

(一)本計畫於112年2月22日簽約(執行廠商:國立臺灣大學),目前已完成臺北港數值地形模型、正射影像建置,及臺中港之成果架構應用於臺北港之初步測試,後續將辦理相關物件辨識及教育訓練等工作。
(二)112年3月17日召開第1次工作會議,重要討論事項如下:

1. 高細緻空間基礎資料建構流程說明。
2. 無人移動載具性能說明。
3. 港區物件自動化辨識技術之標的物討論。

(三)112年4月13日召開第2次工作會議,重要討論事項如下:

1. 港區氣象環境分析討論。
2. 有關UAV飛行申請相關事宜,本所已函文提出申請,並針對細節進行討論。
3. 針對本年度港區辨識項目之測試區域,進行規劃討論。

(四)112年5月17日召開第3次工作會議,重要討論事項如下:

1.進行第1階段臺北港區全區空拍作業,就初步完成之影像匹配及建模進行討論。
2.岸邊設施及道路裂縫辨識模組測試討論。

(五)112年6月15日召開第4次工作會議,重要討論事項如下:

1. 就臺北港區風速資料初步分析結果進行討論,並進行模式驗證和比對作業,以強化模式之正確性。
2. 針對臺北港區測試範圍之標的物進行編號,並將相關資料建置於平台上,以利後續使用者方便操作。

(六)112年7月25日召開第5次工作會議,重要討論事項如下:

1.針對臺中港之辨識模組應用於臺北港之初步測試部分,  進行討論。
2.地面無人載具分析討論。

(七)已於112年6月28日提送期中報告初稿;112年8月1日召開期中審查會議,並通過審查。
(八)112年9月7日召開第6次工作會議,重要討論事項如下:

1.巡查設施影像資料討論說明。
2.針對港區路面材質是否影響裂縫辨識率,進行討論。

三、未來重要工作項目

(一)持續精進及調整巡查物件辨識模組,以提高辨識率。
(二)持續調整系統平台功能架構,強化其完整性。
(三)持續與港區使用單位進行訪談,以增加研究成果之實用性。
(四)預計112年11月9日辦理教育訓練。
(五)預計112年10月召開第7次工作會議。
(六)預計112年10月26日提送期末報告書,11月中旬召開期末審查會議。

四、進度落後情形與後續研處規劃(若有進度落後情事方填報):無。

組別分組 運輸技術研究中心
專案進度 完成09月工作會議
張貼日 112-10-24
瀏覽人次:124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