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MOTC

:::
  • 小字級
  • 中字級
  • 大字級
  • 列印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博碩士論文

論文名稱 身心障礙者各種日常旅次目的之影響因素分析
年別 111
學位 碩士
學校系所 淡江大學 運輸管理學系 運輸科學碩士班
作者 李佳穎
指導教授 許心萍
論文摘要

       交通運輸是個人滿足基本需求、獲取資源機會與建立社會連結的重要途徑,因此當個人的旅次目的種類愈為豐富多樣,代表其生活各層面的需求愈能被滿足。然而身心障礙者由於各種內外在的困難與限制,可能造成其無法外出、很少外出,或是外出目的過於單一,最終導致其生活各層面的需求無法被充分滿足。回顧過去關於身心障礙者旅次特性的研究,多數聚焦於個別旅次目的之旅運特性,並未從整體視角探討身心障礙者的日常旅次目的是否足夠豐富多樣。

       在此脈絡背景之下,本研究使用衛福部「2016 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外釋資料,檢視影響身心障礙者日常旅次目的多樣性之各項社會人口、健康狀況與居住環境因素。本研究針對身體障礙者(包含肢體、視覺與聽覺障礙,樣本數為 1,755 人)與心智障礙者(包含精神、自閉與智能障礙,樣本數為 1,453 人)分別建立迴歸模型:首先利用二項羅吉特模式分析影響身心障礙者是否具有家務、就醫、工作、上學、休閒及運動六種旅次目的之各項因素; 其次將六種旅次目的區分為必需旅次(家務、就醫、工作及上學)與非必需旅次(休閒及運 動),再利用多項羅吉特模式分析影響身心障礙者只有必需旅次、只有非必需旅次,或是兩類旅次皆有的各項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在障礙類別、障礙程度與健康狀況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身心障礙者的社經條件與居住環境對於其日常旅次目的是否足夠豐富多樣仍有顯著影響。對於身體障礙者而 言,當家庭收入較低、本身具有工作、外出需要他人陪同以及最常依賴接送服務時,其只有必需旅次的機率較高;當年齡較長以及居住在高屏地區時,其同時具有必需與非必需旅次的機率較高。對於心智障礙者而言,當家庭收入較低、本身具有工作、外出需要他人陪同時,其只有必需旅次的機率較高;當學歷較高、居住在集合式住宅以及南部地區時,其同時具有必需與非必需旅次的機率較高。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透過經濟補貼、照顧支援、交通運輸與住宅地點等政策工具介入,將能有效增進身心障礙者的自立生活、旅次多樣與社會融入。

附件下載 (作者未授權電子檔全文)
瀏覽人次:468
回頁首